似假非假的这一阵子,看了这么些电影
挪威的森林
陈英雄的作品我从来没有很震撼,就算这次由李屏宾掌机,我也不觉得应该特别期待。当然,能够把村上先生的作品拍成电影的没有多少,有的话,自然不应该错过。而这个是我看这部电影的唯一动力。
结果,正如我所预料。没有很大的期望,所以也没有很失望。不过,电影的诚意是有目共睹的。也许,只能说,还没有人能够把村上先生文字里的意境,漂亮地用影像来诠释吧。又或者,每个人心里住着的那个挪威的森林都不一样。任凭谁怎么拍,都不可能拍出其中完整的意境来。
要说想象空间,到底文字的魅力还是比较深,比较远。。。
Real Steel
Real Steel
一开始知道电影当下的感觉是:机器人的体裁不曾吸引我;老掉牙的美式父子情,我劝Steven Spielberg他不要一用再用;看了预告片也没有提起到戏院捧场的兴致;Hugh Jackman大概是唯一的亮点吧。
后来发现:有麝自然香,电影也不过是讲求口碑的生意,结果让我实实在在地买了戏票的原因,是太多人对电影给予至高的评价,似乎不看不行。
带着不要把期望放得太高的心情,一心要接受这部‘属于男人的电影’的电影,撇开电影喜好的成见,我坐定位子,全神贯注。
电影才开场,我就爱上了那个从天空慢慢拉下来的镜头。那种张力和力度,恰到好处,衬托音乐之下,把整个氛围和主角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。导演一开始,就建立起跟观众的语言,好像在告诉大家:“各位,接下来,我们就这么说故事和听故事了。”当然,我听了导演的暗喻,接下来乖乖地从他设计的电影语言里,听他把整个故事说完,并爱上他说故事的这个手法。
除了在技术上的用心,导演选角的功力也不赖。话说是不必担心Hugh Jackman,但要跟小孩擦出那么自然的火花不是由心而发的话,还是会被看出来的。而小孩就简直演活了角色,让我相信他就是那个充满幻想、勇敢追求梦想并如此渴望得到爱与认同的小小心灵。
洒狗血的情节我非常抗拒,而电影里没有这种情节绝对让我对它再加分,我也斗胆假设自己跟导演是在说着同样的语言。在那个不属于我们的年代里,由于距离没有太远,很多电影上要逻辑化的负担相对地变轻,所以对于这点没有很挑剔。倒是一些老土的情节总是免不了,比如误会揭盅的时候大家多少猜到的起承转合。不过,这些都被导演掌握得很好,没有那种old school兼敷衍的感觉。
亲情是重点,心思当然都费在那里。如此懂事的孩子,令父亲被打,而他愤愤不平的那一场戏让观众的心纠结良久。爱情方面,导演下手轻却深。就是那场他开了好久的车来找女朋友就把一个男人的浪漫无限放大。而留下的,除了是女方对男生无限的想象,也是观众思维自由游走得舒服的一段爱情戏。
2011年结束之前,我不会说这是我今年所观看的电影中最好的一部。但如果要我把自己心里排名的电影里,这部肯定榜上有名并名列前茅。
后记:老板告诉我,他也很喜欢这部电影,所以对导演做了点功课,发现正是喜剧Night in the Musuem的导演。我只能说,机会被逮到了,希望他再接再厉!
山楂树之恋
山楂树之恋
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买少见少,尤其是纯文艺爱情,再加上口碑极佳,原著也因此名声大噪,实在没有不看的理由。但由于对中国电影的可能性从不同类型的导演,包括新晋导演如邬尔善,训练/调教得贪心了。就算是张艺谋也不能按牌理出牌。心里给了电影一个高位置,“一定要好看”。电影看完以后,深深吸了一口气,幸好是一部打80分以上的电影。
周冬雨给角色加了分,加了她自己骨子里散发出的嫩。男主角很典型,没有不好,但也没有太大的记忆点。论角色,两个的发挥都各有千秋;论气质,女生让一切都更有个性。
原著故事我没看,不晓得改了多少,保留多少。可是,我总觉得这些都不该混为一谈。除非做的是历史或人物,否则相同与否,真的是创作自由,毕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思想模式在呈现一个东西。你我眼中的世界,总不会相同。电影剧本把电影的架构撑得很好,完全可以让观众安心地听故事。要观众多想的,伏线自然明显;反之,就让你在第一次看电影的时候,完全沉醉在两小无猜的爱情故事吧。
后记:悲惨的结局好像是纯文艺的必要因素,这也是我比较不满意的地方。怎么文艺跟重病和死亡的关系非得这么亲密不可?
Burlesque
Burlesque
电影在年头上映,看宣传时就决定一定要看Cher的演技和听Christina Aguilera的歌声。明知道故事炒冷饭(虽然音乐的风格不同,但难免想起Coyote Ugly),还是坚持支持。结果一错过,就差不多一整年。
看电影前设定要看的重点,好处是在看的时候比较集中,通常也不会太失望,除非真的很烂或被宣传唬骗。至于坏处呢,就是没办法客观地观看电影。娱乐方面是没差,但要作其他分析或研究的话就太不应该。
结果,Cher的演技一般,倒是歌声一样棒;Christina唱歌还是一样好听,不适合当演员;剧情也许有新意但属换汤不换药型;情节如drama,欠缺电影感。所以就是说我没有很喜欢咯。
::EUFF2011::
今年很开心可以争取时间,看了3部,其中2部都算是黑色幽默类喜剧。
最喜欢那部关于童年的My Brother's Summer。一开始确实是不太能接受剪接的手法,脱线得很,但是就拿试验性的角度来看,其实也还好。故事讲述一个小孩孤独的童年,其中一年的暑假。那一年,父母就怀孕这件事给家里带来了小风波。而习惯了一个成长的他,也对着弟妹有很多不同的想法。从这里,导演充分地把小孩无限的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整部电影里,很佩服小演员把角色诠释得那么到位。他这小把年纪,到底是演活了自己,还是演技超然,我恨我不懂意大利文。另外,归功于导演能把这样非一般的剧情从头带到尾都带得没有冷场,而且驾驭小演员的本事,五体投地。
看了另外一部也是黑色幽默的就是If I Have To Be Honest。电影说着意大利文,却给我深深的法国电影手法印象。 故事围绕着一宗谋杀案,当中牵涉两夫妇婚姻进入倦怠期各自拥有婚外情。主人公以女方角度为主,凭着她有趣的个性,深刻地带出故事每一个点的起承转合,增添可看性。
电影里关于要寻找真凶的意愿很低。反而是女主角的生活和想法才是中心思想。我想,这就是它怎么看起了那么法国电影感的主要原因吧。
最后,这部来自丹麦的The Escape;看丹麦片,印象中是头一次,所以没有可以参考的对象,也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比较。
电影酷似好莱坞电影情节和桥段,只是语言不一样。故事描述一个中东恐怖分子与一名丹麦女记者的一段关系。他们之间因为互相救了对方的命而展开了一些惊心动魄的剧情。说真的,我还比较想看的是比较属于丹麦的戏种。也许某一天,当我们成熟得可以做一些所谓比较国际化的电影的时候,外国人对我们的电影也是抱着一样的看法吧。
回来电影本身,技术上我反而觉得导演避重就轻拿捏得不错。至少知道自己不能以动作取胜,所以巧妙地避开了,倒是一些情节引人入胜。可惜,剧情在某些转合处略嫌不逻辑,挺牵强地让故事发展,个人有点介意这一点。
::EUFF2011::
今年很开心可以争取时间,看了3部,其中2部都算是黑色幽默类喜剧。
最喜欢那部关于童年的My Brother's Summer。一开始确实是不太能接受剪接的手法,脱线得很,但是就拿试验性的角度来看,其实也还好。故事讲述一个小孩孤独的童年,其中一年的暑假。那一年,父母就怀孕这件事给家里带来了小风波。而习惯了一个成长的他,也对着弟妹有很多不同的想法。从这里,导演充分地把小孩无限的想象力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整部电影里,很佩服小演员把角色诠释得那么到位。他这小把年纪,到底是演活了自己,还是演技超然,我恨我不懂意大利文。另外,归功于导演能把这样非一般的剧情从头带到尾都带得没有冷场,而且驾驭小演员的本事,五体投地。
看了另外一部也是黑色幽默的就是If I Have To Be Honest。电影说着意大利文,却给我深深的法国电影手法印象。 故事围绕着一宗谋杀案,当中牵涉两夫妇婚姻进入倦怠期各自拥有婚外情。主人公以女方角度为主,凭着她有趣的个性,深刻地带出故事每一个点的起承转合,增添可看性。
电影里关于要寻找真凶的意愿很低。反而是女主角的生活和想法才是中心思想。我想,这就是它怎么看起了那么法国电影感的主要原因吧。
最后,这部来自丹麦的The Escape;看丹麦片,印象中是头一次,所以没有可以参考的对象,也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比较。
电影酷似好莱坞电影情节和桥段,只是语言不一样。故事描述一个中东恐怖分子与一名丹麦女记者的一段关系。他们之间因为互相救了对方的命而展开了一些惊心动魄的剧情。说真的,我还比较想看的是比较属于丹麦的戏种。也许某一天,当我们成熟得可以做一些所谓比较国际化的电影的时候,外国人对我们的电影也是抱着一样的看法吧。
回来电影本身,技术上我反而觉得导演避重就轻拿捏得不错。至少知道自己不能以动作取胜,所以巧妙地避开了,倒是一些情节引人入胜。可惜,剧情在某些转合处略嫌不逻辑,挺牵强地让故事发展,个人有点介意这一点。
无论如何,看电影始终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享受。所以,有电影就看呗!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<< Home